资讯: 关于2016美国总统大选

经过将近一年的激战,转眼间2016年11月8日美国的最新一任总统就要诞生。不管您支持哪一党派,相信一定有不少朋友对于美国总统选举方式感到非常纳闷,为何不是取决于投票总票数?而是以州为单位?为何新闻总是说XX候选人赢得XX州?还有最重要的是我们到底该如何才能投下神圣的一票呢?以及海外美国公民也想投票该如何做?

2016年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将于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举行,此次是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,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100个议席也会进行改选以产生美国第114届国会。选举人团将首先被选出,再由选举人团于2016年12月19日选举产生总统和副总统。

美国实行总统制,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。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,过程漫长。美国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,同时是美国行政部门的最高领袖与三军统帅。根据现行的美国宪法第22修正案,美国总统任期4年,可以连任一届。各州选举人按该州选民投票结果投票选举产生总统,美国绝大多数州和首都实行“胜者全得”制度,即在一州或首都获得选民票最多者获得该州或首都所有选举人票,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选举人票多达55张,而人口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张票,鉴于这种情况人口众多的州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。

美国总统选举全过程

① 预选(大选年的2至6月)
② 总统候选人提名(大选年的7至8月)
③ 竞选活动(大选年的7至8月)
④ 全民投票 (大选年11月第一个周二)
⑤ 由选举人团投票表决选出总统 (大选年的12月)
⑥ 总统宣誓就职 (隔年1月)

为何会有「④全民投票」 和 「⑤由选举人团投票表决」这两步骤?

依据美国宪法,美国总统大选是「间接选举」,总统并非由国会或选民直接选举,而是由选民推派的选举人团(Electoral College)去投票表决,也因此会出现「④全民投票」 和 「⑤由选举人团投票表决」这两步骤。但其实,正式的选举结果早在「全民投票」当天即已确定,因此选举人团的投票只是一种形式,不具实质意义。

④全民投票:由各州选民投票选择美国总统,获选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将获得该州全部的「选举人票Electoral Votes」,也因新闻上总会说「XXX候选人赢得XX州」。最后双方候选人计算自己赢得的州的选举人票之和,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的候选人即可说是赢得美国总统之位。

★ 选举人票制度Electoral Votes

以「州」为票数计算单位,每州皆各自有一个选举人票数,其票数分配与该州国会议员的人数相等。若某候选人在某一州获胜,则该州的全部「选举人票」都归该候选人所有。全美总共有538张选举人票中,候选人必须赢得半数以上才算当选,即至少270张选举人票。

每一州的选举人票数量=参议员人数+众议员人数。
参议员人数每州皆2名,众议员人数则是根据人口统计数予以分配,因而得出各州选举人票(如下图)。可知加州占的选举人票数最多,高达55票,而小州最少也有3张选举人票数。
例如:

美国国会中纽约州参议员人数为2,众议员人数为27,因此纽约州的「选举人票」票数则为2+27=29,在纽约州获得较高票数的候选人,则代表赢得纽约州的29张票。

选举人票的计票制度

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,其余48州均采取「胜者全拿winner-take-all」的选举制度。若某候选人在该州获得的票数高于对手,即可获得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。

– 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采「区域计票制District System」,在各选区获得单纯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即可获得该选区的1张选举人票,在全州获得多数选票者,可再拿下2张(代表两名参议员)的选举人票。

全美的538张选举人票数,这数字怎么来的?

联邦政府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,无国会代表,1961年宪法修正案中给予该区3个选举人票名额。因此,全美共100名参议员(每州2名)的选举人,加上435名众议员的选举人票数,连同3名哥伦比亚特区的选举人票,就可得出538张选举人票总数。

选举人票数 V.S.投票总票数,差异到底在哪?

选举人票数制度强调兼具「地域」与「全州」的公平性,让每一州的州民可投票选出最自己州最好的候选人,因此可保障每个州的利益,特别是一些比较无存在感的小州。例如:2000年的总统选举,共和党小布什对决民主党高尔,高尔在全美范围内的总获票数超过小布什,但是小布什的「选举人票」票数(271)却是超过高尔(267),因此是小布什获胜入主白宫。

“如何投票”

美国的投票制度不是只有户籍就会自动成为选民,美国没有户口登记制度,因此想投票一定要先登记才行!各州的选民登记方式各有所异,接下来将以加州为例作说明。(其他州可在所属郡县政府官网查询)

★ Step 1 │谁符合投票人资格

须符合以下资格才能登记投票:
● 美国公民 (登记投票时须是美国公民)
● 于选举前或当天至少年满十八岁
● 加州目前居民
● 未在监狱服刑或未处于重罪假释

★ Step 2│选民登记投票

每位公民成为合格选民的第一步就是登记投票,有3种方式可登记投票:
1. 网路填写申请表,按此可进入。
2. 可前往DMV、邮局、图书馆和政府办公室或县立选举办公室索取选民登记申请表。
3. 拨打免费选民专线(800) 339-2857索取邮寄表格。
● 选民登记是免费的,填写完毕后寄出即可 (表格中附有邮寄交回说明)。
● 加州的选民登记投票需在选举日前15天完成,因此2016年的选民登记截止日为10月24日。如果在10月24日之后才提交选民登记申请表,则会将此次的申请表用于未来选举。
● 若已登记,则无需再次登记,除非搬新家、更改名字或改变政党倾向。
● 详细的投票登记基本程序可按此深入了解。

◎ 线上登记流程说明

需要提供以下3种资讯:
1. 加州驾照或加州身份证字号
2. 社会安全号码末四码
3. 出生日期

● 若没有加州驾照或加州身份证,仍可申请登记投票,但投票时须出示相关证明(可参考下方)。

◎ 第一次投票的选民

若以上网或邮寄方式登记投票,第一次投票时须出示相关身份证明,详情请参考此处,以下也列出一些参考。

● 任何州的驾照或身分证
● 护照
● 员工识别证
● 商业机构提供的识别证
● 信用卡或现金卡
● 学生证
● 保险卡
● 包含选民姓名地址的水电帐单
● 其他

◎ 新公民或新州民

● 若在选举前15天投票登记截止时或之前成为公民,则请按照上述的选民登记投票方式进行登记。
● 若在选举前15天投票登记截止之后才完成宣誓成为公民,则请按照以下方式登记投票:

在加州须在选举日7天前,前往所属郡县选举办公室办理,出示公民证明并签署一份宣誓书,声明自己有资格在加州投票且在同次选举中尚未在其他州投票,然后即可填写选民登记表格。

◎ 海外选民或军人

海外美国公民或军人选民可透过填写联邦申请表 (Federal Post Card Application,即FPCA)来登记投票并申请邮寄选票,不丧失宝贵的投票权利。

● 谁有登记成为军队选民或海外选民的资格?

─ 美国公民
─ 加州居民
─ 下次选举日当天至少年满十八岁
─ 不在监狱服刑也不处于重罪假释
─ 没有由法院裁决为精神失常
─ 身为军队成员, 或为军队/武装部队成员的配偶或受扶养人
─ 因个人或工作理由暂居海外
─ 永久居住海外

★ Step 3│进行投票

选举是由各地方政府负责进行,全美各州的投票制度各有不同,即使在同一州,不同郡县地区也有可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投票方式。除了最传统的投票日当天前往投票所投票外,也有许多非传统的投票方式可方便选民投出神圣的一票。投票方式可分成以下几种:

◎ 亲自投票

选举当天(2016年11月8日) 上午7时开放到晚上8时前往投票所投票。按此可查询邻近的投票站。

● 当天抵达投票所后先签到,若为第一次投票则可能需要出示身分证明。

● 工作人员会提供选票,让你在投票亭内圈选,或是以触控萤幕式投票机投票

◎ 邮寄投票Vote-by-Mail

在2016年11月1日前完成邮寄投票申请(并寄达),并于大选日前完成完成邮寄投票(以邮戳为准)。若来不及完成邮寄投票,也可在投票日当日携带邮寄选票,亲自至投票所递交或是转换一般选票。按此可申请邮寄选票。

● 目前全美至少20个州提供邮寄投票方式,其中华盛顿州、俄勒冈州及科罗拉多州无论是何种大小选举,皆一律只采取全邮寄投票(All-Mail Elections)。

◎提早投票 Early Voting

方便选民在选举日前就先提早完成投票,按此可查询加州开放提早投票的郡县与相关的投票时间地点。

● 全美约有37州开放提早投票,各州的提早投票时间与截止日期可按此参考。

◎ 不在籍/缺席投票Absentee Ballots

全美50州皆有提供此服务,让无法到投票所的人可以执行投票权,其中包括旅居海外、生病、在外旅行或于军中服役等无法在选举日到投票所投票的情况。

● 会以邮件方式寄送选票给提出不在籍/缺席投票的申请选民◦选民在投票单上完成圈选之后,将选票寄或亲自送回选务单位即完成投票。

●《海外居民不在籍投票法案》属联邦法,主要是针对总统大选的不在籍投票◦其他选举的不在籍投票法则交由各州规范且办法各有不同。

● 有些州会要求提出不在籍投票的选民提出申请理由,但这27州与D.C.是可以无需任何理由就申请不在籍投票(No-Excuse Absentee Voting)。

● 目前Arizona, California, New Jersery等8州开放选民提出「永久不在籍投票Permanent Absentee Voting」的申请,也就是申请后,未来所有联邦与地方选举的选票,选民都可透过「不在籍投票」完成,无须回到传统投票方式。

* 以上资讯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